这篇实际上是未被完全确认,但是是通过找规律找出来的。由于很多人都没有试过比较冷门的方法,所以我把目前确认的进行确认。此外,这是本人观察各个社区内的现象与情况提出的模型

机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,一方面是创伤型,一方面是创造型。其中,创造型的机理会多一些。

产生新的意识体的方式,一般有“分裂”和“创造”两者。

1. 分裂

分裂指的是一个意识体分成多个意识体,其不同的意识体之间可能彼此有相似点。如年龄、身份、性格是相似的。也可能彼此很不同。前者,我将之称作对称性分裂(当初我用的是化学中的用语,即Homolytic Fission),后者,我称之为不对称分裂(Heterogenic Fission)。

创伤型(Traumagenic)

创伤型的多意识体有较高的概率形成OSDD/DID这类人士。

一般来说,是由于在童年时期(0-6岁)发生的创伤所导致的。

  1. 早期的创伤可以阻止各个意识体之间的整合。使得完整的个体无法形成。
  2. 或者:在完整的个体初步形成的时候,受到了外在的刺激,使得儿童时期的意识体分裂。

创伤性事件一般在6-9岁之前发生,在6-9岁时,儿童的人格开始整合。

一般而言,创伤性事件越持久,越容易导致系统成员的个数越多,使得数量更容易上百。

这种分裂的情况,一般属于不对称分裂。

然而,当在长大之后,由于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,所以也容易引起后续的分裂。例如,在初中、高中阶段所收到的外界的强烈压力,也会让其中的任何一个意识体分裂。

这种分裂的情况,可能由于原先的意识体已经相对整合,所以更容易形成对称分裂。(尽管如此,每一个人会有所不同)。

谱系中间者(Median)

这种情况比较少见。走的路径是,从单意识体变为谱系中间者, 再将自我的认同后期划分开。

一般情况下,谱系中间者的每一个面都是不同的,这使得他们认为自己是不同的人成为可能。同时,不同的方面也使得这个人较难整合,或无意整合。因此,这一情况容易形成不对称分裂。

这一分裂在前期容易导致自我认同的混乱。

裂者(Extirpator)